「九城风采」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最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8位。
苏州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辖5个市糖区,代管4个县级市,人口1068万人,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20亿元。
苏州市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契机,着力构建完备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作为G60科创走廊沪苏湖合沿线的重要推动力,苏州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互联网+等产业领域。
苏州未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等产业,G60科创走廊产业共建与苏州产业发展方向较为一致。
新一代电子信息方面
突破大尺寸面板生产关键技术,推进平板显示用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偏光片、 LED背光源及关建生产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逐步由组装加工向自主研发转变。加快 OLED显示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加快高效智能终端及芯片、下一代高速宽带信息网络设备、核心交换芯片及设备、高性能传输设备及高速光模块、高端网络服务器及安全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高端装备制造方面
突破精密重载数控机床制造、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制造、工程机械智能化精确控制、增材制造、MEMS器件微纳复合加工及高性能低成本封装等关键技术,加强集成创新和自主研发。突出数控整机、大型特种成套设备和核心功能部件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培育形成高端产业集群。
新材料方面
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共性基础材料。突破纳米硬质合金、纳米膜、纳米晶金属等纳米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开发高性能特殊钢、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结构性材料。发展无碱玻璃纤维、氨纶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开发专用焊接、喷涂、密封、超导等特种材料。研发膜材料及组件,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开发先进陶瓷、特种玻璃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发展高纯石墨、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及制品。
软件和集成电路方面
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突破资源管理、大数据存储、物联网感知等核心技术。发展关健领域安全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数据库软件等工业基础软件,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控制平台和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技术。拓宽信息服务与数字内容服务的应用范围,加快互联网精准搜索系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等发展,培育互联网+旅游龙头企业。研发高密度多层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新型晶体器件,超导滤波器等。研发高速集成电路技术及芯片,纳米级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方面
加快开发太阳能光伏、风能、核能等新能源技术和装备,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制造新工艺。推进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大容量锂电池成组技术与设备生产,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年、燃料电池汽车。使进驱动电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汽车电子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研发燃煤工业炉窰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技术与装备。
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方面
大力推进医学与信息、材料等领域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构建生物医药、医工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研发高精密诊断及治疗设备、影像设备、 新型便携治疗设备。开发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和检测试剂。研发生物医学材料。发展生物合成、生物芯片、生物反应器等共性关健技术和工艺装备。推进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规模化制备。发展化学制药、高端仿制药和生物育种。